查看原文
其他

陶传进:纸上谈兵的社会组织不能“打仗”,资源再多也无用

陶传进 CFF2008 2020-08-20


6月27日,以“问道孔孟之乡:基金会如何发挥杠杆效应”为主题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山东峰会在新泰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新泰市人民政府承办、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及山东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关心基金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近250家机构、400余人与会。包括基金会在内的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共同探讨“基金会与资源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话题。


本文为您分享主旨演讲《从学术研究视角看基金会如何发挥杠杆效应》,分享人:陶传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本文谨代表发言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陶传进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全文



基金会要发挥杠杆作用,需要撬动一些潜力出来,在座的各位基本是基金会的负责人、项目官员,来自基金会以外的公益组织的人也很多,你们认为基金会能撬动出怎样的潜力呢?


基金会是一个法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自主行动,基金会还有或多或少的钱,所以基金会可以撬动的潜力应该不小。


最近,我参加的一系列活动和今天的主题非常相关,所以我想把这几件事情作为今天的主题背景分享给大家,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现在的社会组织不能“打仗”


上周,我给一家基金会做评估,这家组织在过去的一年内支持了100多家组织近200个项目,支持金额有3500万,支持的项目包括社会服务、社区内的意识协商、乡村发展、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等等,形式有点类似政府购买。我们评估的时候发现,社会组织的能力成为基金会支持的瓶颈。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相较于社会组织数量飞速的增长,其能力的提升还比较滞后,与此相伴随的是社会组织能力培训活动的出现。但我认为,目前的能力培训并不在点上:我们的培训包括治理、愿景和使命、还有项目管理、财务规范等等,这些虽然很重要,但大家如果只看到他们就会出问题,因为“纸上谈兵”的组织是无法上前线“打仗”的。而如果不能“打仗”,还谈什么发展呢?


第二件事发生在北京。最近,北京市在政府购买上准备出台新的政策,希望改变过去社会组织在政府服务中“环境不理想”“对待方式不理想”的局面,让社会组织在更轻松、更有支持性、更鼓励的环境下开展服务,并且已经在试点。政府购买已经推行了很多年,如果把所有部门的购买服务资金加到一起,有十几个亿的规模!由此可见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和发力点。


所以,社会组织能不能胜任这种趋势对它的要求?又如何考核或评估它?如果社会组织不能够胜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用考核事业单位的方式来考核它,这样社会组织就好像被“收编”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政府想收编社会组织,而是社会组织有没有能力。


举个例子,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办法包括是否按时上课、下课,有没有做教学备案,是否合乎规范,考试的分数怎么设置、如何录入等等,但对这些内容的考核其实无法代表老师的教学质量、无法了解其教学动机、更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府不亲自考核,而是委托第三方来评估,这是三合一的机制。但如果社会组织能力不行,第三方评估的能力也不行,就又到回到事业单位管理组织的体系。最大的问题还是社会组织的能力瓶颈。


总结而言,现在社会组织数量非常多,政策环境也相对有益,资源有,但具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是稀缺的。如果我们还像50年前、100年前一样认为帮助最需要的人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公益的使命,这可能就错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从基础慈善中赶快上升上来,进入到社会治理的层面,能“打仗”,能解决社会问题。


做公益很有技术含量,当心“好心办坏事”


下面我结合前面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我认为“做公益很有技术含量”,注意,我没有说是一件“专业”的事,因为它对学历的要求并不是那么严苛。有些高学历背景的人不一定会具有做公益的“技术”。


公益,有的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是中等复杂的事情,有的是高级复杂的事情,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技术含量。我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

社区中的失独老人,因为孩子过世、长期陷入痛苦中,他们最需要什么呢?不是养一个宠物,不是要二胎,也不是去看场电影娱乐一下,甚至娱乐更让他们难受,也许他需要的是有人跟他们聊天,陪伴他们。但是眼下公益组织的人或者是社工机构的人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如何进到人家里?因为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人交往。这个有些矛盾吧,他非常愿意跟人谈心,却又不爱跟人交往;遇到的第二件难事是能把他从家中带出来吗?第三件难事,他们能够相对稳定地参加你的小组活动吗?这三个问题连贯起来就是一件事,你给他提供服务,他能接受吗?


不管在哪里,如果社会组织能做到这些,能够带领这些服务对象走出家门、固定参加你的活动,我们就会肃然起敬。做到这个需要非常大的技术含量,它是一个公益组织的核心芯片。


案例二

曾经,我有一个硕士学生在北京做打工子弟的服务,他在对孩子访谈的时候,孩子突然就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孩子经常被叫来参加公益组织活动的,给到一些书包文具,跟他们说在城市要勇敢面对,不要怕歧视等等。但结果是什么呢?这些孩子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北京的小孩有什么不同,他们也不需要“勇敢面对”,但这种活动反而让他们产生了自我怀疑。


我们常会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们发现有许多被帮助的人其实受到的伤害并不少。


我们认为正规的公益组织做项目时如果同时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就一定会产生伤害作用:


第一,帮助那些比一般孩子境况要差的人,比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孤儿;

第二,选择他们之后,把他们当做少数派,使他们受益,而不是平等对待他们的同龄人;

第三,这个活动大张旗鼓(很多公益组织特别爱这么做),比如做活动要带着自己机构的logo,希望让校长、教育局领导出席活动。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这些服务对象就会被贴上标签,之后,他们的境况会变得比以前糟糕很多,这是事实。所以,不管什么公益都有技术含量,现实中没有几家公益组织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案例三

假如一个村庄因地震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你有100万,你会怎么给到支持呢?建房子?发展产业?还是大家分一分呢?与此相似得还有政府的搬迁补助,如果操作不得体就会造成许多后续的问题,比如贪污腐败、比如上访。


如果你还不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家庭抽奖中了50万,他的亲戚朋友知道后,这个家庭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根据有些报道,甚至夫妻会离婚。


我就举这三个小例子,都属于简单的事情。做公益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些时候带着好意,但结果却把人害了,甚至你自己还不清楚。中等复杂事情就更具有挑战性了。


所以,回应之前的分享,政府购买你的服务,是因为它特别需要你去解决问题,政府做不到的,你能做到;它做不好的,你能做好;它效率低的,你能效率高,这就是社会组织的价值。

 

基金会:自家有钱,莫大的优势

 

接下来回到基金会,资金确实是基金会的优势,但和政府相比就是九牛一毛了。现在最大的“资方”是政府,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比基金会多很多。


但是,基金会的钱特别有价值,特别珍贵。除了那些“简单”“中等难度”“高难度”的事情外,基金会还可以 “探索出解决问题的项目模式”或者“转移过来别人的模式”或者“资助那些模式探索者”。


“转移”或“移植”是极具挑战的一件事情。谁做的好?想要移植到哪里去?有没有资金去支持移植?这三个同时满足后,还有挑战性,剩下的挑战是什么?有没有想做事情的人(公益组织)呢?基金会可以把钱用到这方面,公益组织行了,就会有人给钱,比如说政府,政府不但给钱,还能通过这个过程转移它的职能。到了这一步,基金会的杠杆撬动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主办方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承办方

新泰市人民政府


协办方

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


特别支持

灵析

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

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


合作媒体

NGOCN  大众网  凤凰网公益  公益时报 

公益慈善学园  齐鲁晚报  人民网  

山东电视台  善达网  善网

新华社山东分社  中国发展简报 


关于城市峰会

2016年以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响应各地伙伴需求,在各地举办城市峰会,作为基金会论坛的品牌活动进行重点打造。


城市峰会聚合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会和社会组织的思想者、实践者,通过思想对话和实务交流的方式,与峰会所在地的基金会、社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对话,为当地相关机构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活动举办地基金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带动周边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氛围。同时在峰会期间,基金会论坛将根据地方伙伴需要,协助组织开展培训游学、媒体采访等支持工作,扩展峰会和伙伴的影响力。


整理 | 洪桥霜

审阅 | 洪

编辑 | 家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